-
如何破解“退出难”和“C轮魔咒”?
“退出难”和“C轮魔咒”是最近一级市场中被频频提起的热词。随着IPO破发常态化和“IPO阶段性收紧”,私募股权基金的退出难题越来越棘手,到了不得不面对的时候。 而近期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让许多创业企业感受到了“资本寒冬”,尤其是许多明星项目因为前轮的估值较高,完成新一轮融资的难度大大增加。 面对“退出难”和“C轮魔咒”,投资人和创始团队都在积极寻找破解之法,近期美国独角兽Loom公司的收购案或许为这些难题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方案。 2023年10月,澳大利亚企业软件巨头Atlassian以9.75亿美元(合人民币约70亿元)的价格收购异步视频消息(asynchronous video messaging)平台Loom。其中包括8.8亿美金的现金,剩余部分为股票。
这起并购是Atlassian历史上收购价格最高的一次,但有趣之处在于,相比于独角兽Loom最新一轮,也就是C轮的估值15.3亿美金来说,这个收购价已经打了近6折!
乍看之下,Loom和他背后风投似乎亏大了,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这起并购其实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并购退出的案例,在目前国内的资本市场形式下,无论对创始团队还是投资人来说,都非常具有借鉴意义。
Atlassian公司是一家澳大利亚软件企业公司,2002年由Mike Cannon Brookes和Scott Farquhar创建,主要针对软件开发工程师和项目经理设计企业软件。其中,项目跟踪软件Jira和团队协同软件Confluence最为著名。
目前,Atlassian的市值超过460亿美元,最高峰时市值高达1160亿美元。财富500强企业中83%都使用Atlassian产品,全球拥有超过26万家大小公司客户,包括美国宇航局、可口可乐、三星、德意志银行和Salesforce等。
|Atlassian 市值(单位:十亿美元) 2022财年,Atlassian收入为28亿美元,EBIDTA为1.2亿美元。 Loom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优秀的异步视频消息平台。成立之初Loom只有一个浏览器插件,后续发布了PC端和移动端。 所谓异步视频消息平台,可以简单理解为视频短信或视频邮件,它为用户提供了创建短视频的工具,将相机捕获的内容、屏幕截图等内容混合在一起,可以把视频或录屏发到云端,同时生成一个链接进行分享,对方点击链接就能看到视频消息。 这一产品受到企业用户的喜爱,因为它可以在远程办公场景下让员工以更生动、更个人的方式表达想法,员工可以视频形式讨论项目,而不需要安排同步视频通话,异步视频消息让大家在文本、演示文稿和电子表格等之外又多了一种交流方式,也对不便进行同步视频的场景需求进行了补充,为分散团队的协作办公,提供了便利。 Loom虽然是看似不起眼的软件,但在其细分赛道上一路高歌猛进,并在疫情期间抓住人们工作方式转变的机遇,得到爆发式增长。 该公司在2019年拥有约70万用户,到2021年用户激增至1000万。到2022年,这一数字为1800万,而今天Loom拥有约2500万用户,20多万付费用户,覆盖约35万多家企业,每月生成500万段视频,用户用Loom记录的视频时间超过了15亿分钟,每个月能产生超过500万次的视频对话。 Loom很快获得了头部基金和投资人的青睐,迅速成为明星企业:
- 2016年早期融资约62.2万美元;
- 2017年VC种子轮,1517Fund领投,投资310万美元;
- 2018年A轮,获得老牌著名风投Kleiner Perkins(KP)合伙人llya Fushman的青睐,由KP领投,投资1100万美元;
- 2019年B轮,由著名风投Sequoia红杉领投,老股东KP追加投资,还吸引了一众明星投资人,包括Instagram的联合创始人Kevin Systrom和Mike Krieger,Figma创始人Dylan Field以及Front的CEO兼联合创始人 Mathilde Collin等,共投资约3000万美元;
- 2020年B+轮由Sequoia和Coatue领投,KP、General Catalyst、Slack Fund、Dylan Field等跟投,共投资约2880万美元;
- 2021年C轮由a16z领投,ICONIQ Growth、KP、Sequoia红杉、Coatue以及General Catalyst等跟投,共投资1.3亿美元。
|来源:Loom官网、Crunchbase、Pitchbook
Loom的估值也一路高涨,在C轮达到15.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0多亿元。
但C轮之后,市场环境逐渐发生变化,疫情结束,人们逐渐回到办公室,恢复到原有的办公方式,不断增长的通货膨胀、战争、贸易争端等加剧了经济形势的动荡,严重影响了投资环境,也为Loom的发展前景带来不确定性。为了应对经济不确定性,Loom在2022年还进行了大幅裁员。
最终在2023年10月,Atlassian以近乎C轮估值的6折对Loom进行了收购。
但为什么说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退出呢?
根据CB Insights的数据,几轮融资后,Loom团队拥有约36%股份,各轮投资人在Loom的股权占比如下:
|来源:CB Insights
我们可以据此大概估算出各方的投资回报。
对于C轮投资人,按照目前的收购价格,肯定意味着亏损。根据CB Insights,C轮投资人与Loom的投资协议中约定了1倍于投资额的优先清算权,这是VC常用的保护条款,当项目清算时,VC投资人可以优先拿到一定倍数的投资额,从而避免损失。
也正是这一条款,在Loom被收购时,C轮投资人可以优先于普通股东拿回自己投资的本金,1.3亿美元。作为高位接盘的C轮投资人来说,这是不错的结局,虽然没有赚钱,至少也没有亏损。
B+轮投资人可以从收购交易中获得约6830万美元,约是其投资额的2.4倍; B轮投资人可以从收购交易中获得约1463万美元,约是其投资额的4.9倍; A轮投资人可以从收购交易中获得约1658万美元,约是其投资额的15倍; 种子轮II投资人可以从收购交易中获得约9750万美元,约是其投资额的31.4倍; 种子轮投资人可以从收购交易中获得约4880万美元 ,更是高达其投资额的78.4倍。 虽然“估值泡沫”被刺破,但对几乎所有投资人来说,Loom的出售都带来了不错的投资回报,而此时距离2016年的种子轮也仅过去7年时间,在高位接盘的C轮投资人虽然没赚钱,但也保住了本金,实现安全退出。 假设投资人全部现金退出,Loom团队也可获得总价值约3亿美元的现金加市值超460亿美元的上市公司的股票,Loom团队也从并购交易中收获了不少的财富。 Loom公司虽被收购,其本身还将作为独立产品继续服务更多的用户。 看似打折出售,实则以退为进,创始团队和各家VC共同抱团,实现多方共赢。与其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下等待一个未来不知何时能兑现的不确定的结果,创始团队和各家VC选择把握住眼前确定性的机会。 Atlassian为什么要买? Atlassian其实是个并购老手,其两位创始人Mike Cannon Brooke和Scott Farquhar认为,并购是Atlassian增长策略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Atlassian先后进行过十几次并购,通过研究可以看到其并购一直紧紧围绕补充产品组合、升级产品组合的思路小步快跑,在不断打磨产品组合、增加客户粘性的同时,通过并购拓展客户资源。
|Atlassian并购历程;来源:根据Atlassian官网和公开资料整理。
对Loom的收购逻辑也是如此。Loom的视频技术可以与Atlassian现有工作协作领域的云产品组合进行整合,对现有云产品进行赋能,从而带来产品的升级与完善。
例如,Atlassia公司的项目与事务跟踪工具Jira,通过预定义和可定制的工作流程帮助用户跟踪问题或任务,收购Loom后,Atlassian可以通过内置视频功能来增强产品,为分布式知识工作者提供更好的计划、跟踪和执行工作的方式。
例如,工程师用户很快就能在Jira中以视频形式直观地记录问题,管理者将可以大规模使用视频与员工联系,销售人员可以向客户发送定制的视频来同步信息等。 除了Jira,Loom还可以为Confluence和Trello等以工作场景为中心的协作工具赋能。通过整合Atlassian和Loom在AI方面的投资,用户将能够在视频、转录、摘要、文档以及从中派生的工作流之间无缝切换,这将对提高用户粘性带来积极影响。 单单从技术角度,相信以Atlassian的实力,自己开发出类似Loom的平台也不是不可能,但为何选择收购而不是自己开发,主要有两方面的考量。一是要考虑两者成本上的差异,包括开发所花费的时间和资金;二是要考虑收购所带来的协调效应。这主要体现在客户和渠道上。 Loom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拥有了2500万用户,20多万付费用户,覆盖约35万多家企业,而这些客户中有与Atlassian重叠的,也有Atlassian所没有的,通过收购,两家的客户资源互相补充,实现快速拓客,同时两家公司原有客户还可以互为分销渠道,共同推动两家产品的销售,从而创造更高的客户价值。而这些,Atlassian是无法通过自己开发类似Loom的产品快速获得的。 Loom为什么要卖? Loom抓住疫情机遇迅速增长,无论是用户规模还是估值都迎来大爆发。但从长期来看,Loom产品所处的是垂直领域的细分赛道,已经做到了细分赛道龙头,疫情的风口过去,想要维持快速增长并不容易,公司也面临着下一步如何发展的重要问题。
Loom面前有三条路:
1、保持现状。Loom可以选择保持现状,继续深耕现有赛道,扩大在原有赛道中的市场份额,但迟早还是要面对下一步如何走的问题。
2、进入新赛道。Loom可以选择进入新赛道,寻找新的增长点,那就要解决钱和技术的问题。Loom可以通过新一轮融资或者IPO融资为自己续命,以实现打破行业天花板的愿望,但在高手如云的软件行业里,想进入新赛道并成功立足,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对人才和技术的投入将非常大,Loom要考虑是否有足够的融资能力让投资人为自己续命,是否有足够的管理能力带领团队立足新领域。
3、背靠大树好乘凉。加入更大的平台,卖给软件龙头企业,整合双方资源,相互赋能。团队在更大的平台上继续事业,同时把持有的股份变现、让投资人安全退出。
Loom审时度势,选择了第三条路。
给企业家和投资人的一些启示
复盘整个并购,有些细节非常值得思考。例如,在这起并购中,董事会结构对并购交易的发生起了积极作用,根据ZenCapital,Loom董事会有5个席位,其中3个来自Loom,一个来自A轮投资人KP,一位来自B轮投资Sequoia红杉。
董事会在创始团队的控制下,VC董事较少且进入时估值较低,在并购交易对价等重大问题上协商的难度相应较低,如果在市场高峰期向该公司注入1.3亿美元的C轮投资人a16z在董事会,他大概率是要对9.75亿美元的收购价投反对票的。 虽然VC机构在创业企业拥有董事席位非常普遍,但创业企业在给予董事席位时还是要慎之又慎。 另一个细节,Atlassian的CEO Jay Simons曾参与了Loom B+轮的投资。不知道是否正是因为对Loom的投资,让Jay更加了解Loom的价值,看到其与Atlassian的协同效应,从而萌生了收购的想法。 从产业方的角度,在有实力的情况下,设立基金或与投资机构合作参与投资生态圈中的企业,形成产业和资本联动一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寻找潜在并购标的或寻找紧密合作伙伴的方式。 在IPO阶段性收紧的背景下,并购退出的价值开始突显,无论私募股权基金还是创业企业都需要重视并购带来的价值。创业企业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无论IPO还是并购或被并购,都是工具和手段,最终目的是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创始团队需要客观地看待并购,放下对并购的偏见,理性地将企业看做一种资产去进行决策。 私募股权基金则需要勇于探索并购退出路径,根据市场形势调整投资回报的预期。Atlassian和Loom收购案为破解当下的退出难题和“C轮魔咒”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模板。 -
PE基金设立投行部能解决项目并购退出难题吗?
前不久一篇文章在资本圈刷屏,题目叫《2023年,VC/PE纷纷设立投行部》,讲的是目前中国PE圈普遍面临投资项目退出压力巨大的情况下,许多GP设立投行部帮助被投企业“勾兑”上市公司寻求并购退出机会。 根据我20多年并购咨询投行服务经历及近十多年PE投资切身体会,我认为目前国内PE设立投行部来做并购服务面临着诸多挑战: 1、并购投行优秀人才难得 在国外,并购投行被认为是资本市场业务里“皇冠上的明珠”业务,想成为业内优秀甚至顶尖的并购投行人才极不容易。 我曾经写过一段话:“一个好的并购专家应当具备对特定产业链极为深入独到的理解、拥有和产业链核心企业家极好的私人友谊、对交易双方的人性特点有准确的感知、对并购后的整合有完整思路、对交易的时机和关键的谈判点能及时掌控到位、既能进行精确的财务估值也有艺术家般的交易结构设计灵感……而这些,都需要时间和案例的长期积累。” 并购投行部在PE基金里被归属于“投后”部门,不是基金的核心业务部门,因此业内优秀的并购投行人才到一个PE部门里会找不到“感觉”,从而呆不久就会跳槽。 基金投行部希望能帮被投资企业并购退出找到接盘的上市公司等大企业买主,如果交易完成,基金内部能给投行人员的业绩奖励会大大低于这些人员市场化做并购FA收到的佣金报酬,激励效果有限。 2、单个PE覆盖的上市公司数量有限 并购交易成交率非常低,往往一个项目找了几十家上市公司也做不成交易,因此要提高并购交易成功率,需要PE能覆盖尽可能多的上市公司。 中国目前上市公司数量已经超过了5000家,除了中金中信等极少数券商系背景的PE,绝大部分PE能够直接认识的上市公司老板应该都不到100家!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PE设立一个投行部,想把自己投资无法IPO退出的项目卖给上市公司仅在不到100家上市公司的“买家团”里进行“配对”,成交概率一定极低。 3、PE主导项目并购退出身份“尴尬” 大部分PE基金都是参股型投资,一些热门的经历多轮融资的项目往往有几十家PE股东,每个基金持股比例都非常低甚至1%都不到。 在某支基金持有某个企业股权比例很低(不到5%)的情况下,该基金想单方面努力通过自己投行部来推动企业创始人出售公司控股权就会遇到一些尴尬的问题: (1)持股比例太低对大股东没有影响力,大股东不配合出售控股; (2)持股更多的其他PE不配合; (3)即便其他PE股东配合,作为小股东费心来操作这件事,其他股份多的股东“搭便车”,操盘方积极性不够; (4)股东直接找买家急着兜售项目公司股权,会让潜在买家感到该公司大概率是个“问题项目”从而减少并购意愿甚至直接拒绝见面。 如果PE投行部没法高效开展并购退出业务,该怎么办? 2023年1月1日,由我发起的“广慧并购投资联盟”正式公告成立。该联盟就是针对PE投资项目并购退出而成立。联盟计划招募300家上市公司、100家PE基金、50家大型央企国企集团及50家专业服务机构(券商、咨询公司、律师所和会计事务所等)。 仅10天时间,已经有近50家国内细分行业龙头的上市公司董事长或高管加入联盟。 嘉御资本、源星资本、毅达资本、同创伟业、海通并购基金、中金资本、蔚来资本、欧擎资本、常春藤资本、京道基金、尚信资本、兴富资本、元知资本等十多家国内知名PE的董事长或合伙人纷纷加盟。 广慧投资和国浩律师事务所、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及荣正咨询三家业内顶尖专业服务机构联合成立了广慧并购投资联盟的“核心工作小组”,我们四家机构可以直接覆盖的上市公司数量超过2000家! 这样国内目前最顶尖的一个并购交易核心圈层初步形成。 广慧并购投资联盟可以为中国所有的PE进行项目退出并购赋能,基本合作流程如下: 1、某基金想把其投资的某企业股权卖掉,在企业内部和创始人及其他主要股东达成出售一致意见; 2、该基金把拟出售企业基本信息发给广慧并购投资联盟核心工作小组; 3、广慧并购联盟就拟出售企业进行研究与评估并联系初步意向买家; 4、当有上市公司或大集团对该项目有初步兴趣时,广慧并购投资联盟执行机构会和该拟出售企业签署财务顾问服务协议; 5、广慧并购联盟执行机构按专业流程操作企业控股权出售全过程。 这套操作模式对比中国各家PE自己组织投行部的模式优势非常明显: 第一,基金躲在幕后,由广慧并购联盟来操盘,避免了股东直接出售的尴尬局面; 第二,广慧并购联盟集合国内最顶尖专业的并购投行、财务及法律人才能提供更加优质的专业服务; 第三,广慧并购联盟核心工作小组直接覆盖2000家以上上市公司,远高于单个PE能直接联系的上市公司,对接效率大大提高; 第四,加入广慧并购联盟的PE可以直接和联盟内数百家上市公司董事长或总裁直接建立合作关系,甚至通过联盟找到自己基金的潜在LP。 如果PE组建了投行部,广慧并购投资联盟会成为各家PE投行部最理想的合作伙伴。 期待携手,共创佳缘! (广慧并购投资联盟联系人:赵先生:手机及微信号15721154484 -
历经上百次并购,深挖3M公司在并购与整合中的“独门秘术”
最近跟很多上市公司企业家们交流,发现很多企业家对并购其实是又爱又怕,一方面清楚公司上市后要发展壮大,并购是必经之路,另一方面,对并购后该做些什么,怎么整合,怎么管理,又充满了迷茫和担忧。并购对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使是有丰富并购经验的百年老牌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市场和经济环境下,并购和整合依然是一项充满挑战的工作。
作为一家有着120多年发展历史的老牌跨国企业,3M公司在历史上曾进行了上百次并购,从一家传统制造型企业成功转型为全球最富创新力的企业之一,并在百年间屹立不倒,实现营业额超过300亿美元。那么,3M公司,这位“制造业老祖”,是如何发展至今,而他在并购与整合方面都有哪些“独门秘术”呢?
3M发展史
1. 一次失败的投资
3M公司(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创建于1902年,即清朝光绪二十八年。在创立3M公司时,五位创始人的目标仅仅是在明尼苏达州开采一种矿石,用来生产砂纸。不幸的是,当矿石被开采出来后,几位创始人发现矿石根本达不到做砂纸的要求。虽然五位创始人并未因此放弃,但生意一直十分惨淡。
2. 一战时期迎来转机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1914年,3M发明了独家产品Three-M-ite™ 砂布。它不易破损,比砂纸更耐用,由于性能优越,3M公司的砂布在一战中被军队大量采购,公司终于扭亏为盈。
3M随后成立了质量检测实验室,早早建立起了产品质量管理的先进理念。
3. 明星产品问世
一战后,由于工厂工作环境恶劣,工人们饱受粉尘中毒的折磨。3M公司抓住痛点,发明了能够避免含铅粉尘扩散的防水砂纸,该产品广受市场好评,也为3M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1925年的一天,3M实验室助理Richard Drew(理查德·德鲁)在一家车身修理店测试磨料样品时,观察到油漆工修补汽车零件非常困难。他想,有没有什么东西能让这一过程变得简单?这个想法给了理查德灵感。不久后封口胶带问世,经过改进,3M又推出了透明胶带,3M公司载入史册的明星产品Scotch®胶带就此诞生。
大萧条时期,胶带成了人们修补书籍、家具、衣物等用品的必备工具,因此,3M凭借这一发明,在大萧条时期逆势增长,营收规模扩大了3倍。在后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3M生产的各种胶带也在各种场景下广泛应用,其开发的止血绷带更是成为重要的军需物资。
4.成为“超级航母”
每一次产品的创新都会点燃3M发展的引擎。3M经过不断积累,拥有10万项专利,开发近7万种产品,逐步成长为世界著名的多元化跨国企业和商业“超级航母”。其产品涵盖工业、交通、电子、医疗、消费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3M的产品几乎无处不在:便利贴、防水砂纸、隐形胶带、拖把、汽车隔热膜、建筑玻璃隔热膜、护眼台灯、反光背心、反光贴、口罩、医用皮肤胶布、防毒面具、物理隔音耳罩、乳胶手套、海绵擦、卫生间厨房各种托盘、双面胶、双面泡棉胶、双面汽车胶、汽车燃油添加剂、双保险安全带、绝缘电工胶带、各种防水砂布……
3M发展大事件
来源:3M官网,广慧并购研究院整理
目前3M已形成四大产品线,其中安全与工业产品是最大的板块。
来源:3M官网
2021财年,3M总收入超350亿美元,净利润超59亿美元。
3M各产品线收入及占比
来源:3M官网
来源:3M财报,广慧并购研究整理
目前,3M公司有51大核心技术平台,形成3M的核心竞争力。
来源:3M官网
这51个核心技术被分为材料、工艺、研发能力、数字化和应用开发五大类。3M的所有业务部门都可以自由使用其核心技术平台,基于其中任意一项技术,都可复制衍生出多种产品。
例如,3M将无纺材料(Nw)技术尝试在不同的领域里使用,研发出可应用于安全、工业、电子、医疗健康、汽车以及消费品等行业的多种产品。
这51个核心技术还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有效结合,从而创造出新的产品。
例如,将连接材料(Ad)、电子材料(Em)和精密涂布和卷绕工艺(Pc)结合,就产生了电工胶带产品。
将无纺材料(Nw)、净化过滤(Fp)结合,就产生了净水器产品。
凭借51个核心技术平台,来自不同行领域的科研人员可以在这里进行多元化技术领域的交流、研究、合作,将原本独立的技术领域进行有效的结合,在多元技术的组合中裂变出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纵观3M的发展史,其能建立起如今这51大核心技术平台,拥有近7万种产品,并购功不可没。3M的许多核心技术都是通过并购获得,例如,3M净化过滤技术平台(Fp)的搭建就离不开对美国过滤产品生产商CUNO和对Polypore分离膜业务的收购。
二、3M的并购“秘术”
1. 注重底层逻辑
3M公司曾做过大大小小上百次并购!这些并购并不是无序的跑马圈地,而是有着清晰的脉络。通过对近20年3M公司重要的并购案例的梳理(见下图),可以看到3M的并购背后主要包含着三种底层逻辑:
l 丰富产品组合
l 引入和强化技术平台
l 强化现有产品和服务
来源:广慧并购研究院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这项交易是否符合我们公司整体的产品组合策略?”、“这项交易是否符合公司战略规划?”、“我们将如何向投资者传达这项交易的影响?”是每一个并购决策参与者都必须思考和回答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是并购的底层逻辑。
2. 反复提问、反复思考、明确回答
除了上面提到的三个基础问题,在每一次的进行并购讨论前,3M的并购投资部门和每一位决策流程参与者还被要求反复思考下列问题,并能够给出确定的答案。“反复提问、反复思考、明确回答”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理性评估的过程。
l 如何衡量一家公司是否适合3M的标准?
l 为了进行并购决策,我们需要哪些信息?
l 我们希望业务部门能考虑哪些问题?
l 我们的退出策略是什么?
l 他们给3M带来了什么?
l 或者我们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呢?
l 我们如何通过该收购创造更多的价值?
l 如果我们可以估算出该业务的市场价值,那除这个市场价值之外,收购该业务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这个价值是多少?
l 我们现有技术可以为他们赋能吗?
l 他们的技术是否能为我们创造价值?
3. 建立机会管理系统,大量工作做在平时,做在具体交易出现之前
3M这样的公司,产品多样,覆盖的行业也很多,因此面对的并购机会也非常多,但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哪一个机会才是对公司最重要的?如何定位出那个最好的机会?如何排列机会的优先级?这些都是极其重要的。
机会管理系统的建立就是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从消费到安全、工业、医疗保健,到航空航天、再到IT。每个部门都有负责战略发展的人员,战略发展工作是从业务单元层面开始的。他们会和业务部门人员一起工作,考虑战略资源的分配和该部门投资组合方面的细节。比如,他们会思考应该把资本和资源转移到哪个产品组合、哪项技术上。
然后,这些想法会被自下而上汇总起来。同时,公司也打通自上而下的通道,公司高管可以选择与业务主管直接交流,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某种商业模式、哪些行业会为客户、为股东带来最好的价值。
在这个机会管理系统下,每两周,集团的企业发展部门就会与业务单元战略发展人员开会交流。每个月,这些战略人员都会与事业部执行副总裁共同会面,以评估机会优先级。然后每季度,事业部总负责人将与集团高管会面,包括CEO、CFO、集团战略主管,来共同协调、规划企业的优先事项,并让各个事业部统一认识。通过这一系列的会议和探讨,确定机会优先级,同时,公司上下对优先事项达成共识,统一方向和目标。
4. 让“Say No”成为计划的一部分
当面对一项还不错的潜在的并购交易,往往所有人都非常兴奋,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这种情况下,“Say Yes”很容易,“Say No”却很难。首先,企业本身有并购的需求,主动想去做并购,其次,投行、会计师、律师希望促成并购,因为他们的佣金是基于并购交易的完成,再者,企业的并购投资团队也有促成并购的动机,毕竟这是年终考评里的加分项。卖方为了把企业卖个好价钱,也会对标的极尽溢美之词。如何能在并购中保持理智和清醒,如何能在决策中不受种种偏见的干扰,如何能避免对某项交易过于乐观而失去理智的判断,这是所有企业家、管理层面临的难题。
3M拿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红队绿队”流程。3M在并购交易前,尤其是涉及大型并购交易时,会专门组建一个“红队”来告诉管理层为什么这笔并购不能做。“红队”会被要求深入地研究关于该交易的一切问题,然后提出、论证他们的质疑。他们的发言和观点没有任何限制,他们可以访问任何他们想要的数据。
“红队”和“绿队”就像法庭的原告、被告律师一样,在出庭前做足充分的准备,在辩论中问正确的问题,尽量高效、言简意赅,最后在有限的时间内说服CEO做或不做这项交易。“红队绿队”和公司高层的讨论会通常为1小时,20分钟红队发言,20分钟绿队发言,20分钟讨论,结束后之后可能还需要进一步跟进某些没讨论清楚的问题。
这个流程可以帮交易团队快速查缺补漏,可以让管理层听到不同的声音,可以将一些阻力、一些疑虑在交易开始前解决掉,可以避免团队决策中的“跟风”问题,还可以缩小问题范围,明确哪些问题是已经解决的,哪些问题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红队绿队”流程还可以围绕某个具体的问题进行讨论。
3M的这一流程提供了一个开放、包容、健康的交流平台,也给了质疑并购交易的人一个平台,来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如果涉及重大的并购交易,“红队”中除了公司内部人员,还会包括聘请的外部并购顾问,从独立、客观的角度告诉企业为什么要对这项并购“Say No”,这项交易都有哪些不容轻视的风险,让企业清楚最坏的情况是什么。
三、3M的整合“秘术”
仅仅是把资产买到手,这还远远不够。收购后怎么管、怎么用才是成败的关键。“重并购却轻整合”,这也是很多企业在并购后不仅没有尝到甜头,反而吃了苦头的重要原因。并购和整合本就是一个整体,密不可分,收购后的整合如果做不好,那就是虎头蛇尾,注定以失败告终。
1. 注重整合的执行
再好的计划,没有强大的执行能力,最终也无法落地。为了保证整合的执行,3M建立了“记分卡”工具。“记分卡”跟踪了整合过程中和协同效应有关的一切事情,例如,所有关键指标、客户留存率、客户参与度、制造方面的整合目标、税收、客户服务等。整合计划里,协同效应的规划是极其详细的,可以具体到在多长时间里预计带来多少金额的回报。在整合过程中,3M会跟踪成本和收入的协同效应,并将产生的协同效应金额与目标和投入的资源进行对比,每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3M都会记录、检查和反馈阶段性结果,如果是大型的收购交易,还会增加临时检查和反馈的频率。通过这一工具,3M可以监测整合的进度和执行情况,并适时做出必要的调整。
2. 推出激励政策
3M通过激励政策来提高整合质量和整合效率。各个基层部门对整合计划的执行程度,决定了整合的效果。协同计划的实现,最终会落到各个基层人员的肩上,为了激励基层部门落实整合计划,积极配合整合工作,3M设置了内部“Deal Champions”这样的荣誉来奖励高效实现协同目标的部门。
3. 将并购与整合作为管理岗位培训内容的一部分
成功的并购与整合离不开各个部门的配合与执行。如果员工不理解并购整合,不知道为什么公司要做这件事,他们就会开始迷茫,消极对待。随着职级的升高,3M要求各部门管理岗位员工具备一定的并购整合知识,理解并购整合对公司发展的意义,重视并购整合项目,并能够带领团队胜任并购整合中分配的工作,以此来提高整合的质量和效率。
四、结语
3M通过上百次的并购,练就了不少并购与整合的“独门秘术”,当我们揭开这些“秘术”,发现无非两个内核:理智并购与高效整合。其实这两个内核也并不神秘,但想要真正做到理智与高效,企业须得修炼出深厚的内力,还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3M的内力虽不能说最强,但这位“制造业老祖”在内部为实现理性并购、高效整合所做出的一系列努力,还是非常值得国内的企业去思考与借鉴。
参考资料
https://www.3m.com/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3293851
https://view.inews.qq.com/a/20221226A00ZW500
https://hbr.org/2013/08/the-innovation-mindset-in-acti-3
https://dealroom.net/blog/managing-a-multi-vertical-mergers-and-acquisitions-strategy
-
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系列研究——山东黄金拟收购银泰黄金
2022年12月12日,银泰黄金(000975.SZ)发布公告,接实际控制人沈国军先生和控股股东银泰投资通知,其于12月9日与山东黄金(600547.SH 1787.HK)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约定将其合计持有的银泰黄金全部20.93%股份转让给山东黄金,完成后,山东黄金将成为银泰黄金的控股股东,山东省国资委将成为银泰黄金的实际控制人。本案例涉及超800亿市值的上市公司与超300亿市值的上市公司的跨地域同业整合,又涉及老牌国资收购民营资本,顺应了行业发展、地域交融、国民结合的大趋势,若顺利实施将成为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的一桩经典案例。
一、被收购方:高毛利民营头部企业银泰黄金
银泰黄金最早的前身乌江电力,由重庆乌江电力集团于1999年发起设立,2000年在深交所上市,经2002年转手凯得控股,更名为科学城后,又于2005年转卖给中国银泰,由沈国军先生实际控制。
2013年,公司实施了重大资产重组,通过出售银泰酒店,收购玉龙矿业,将主营业务由酒店餐饮住宿转变为铅锌银多金属矿开采,并更名银泰资源。沈国军先生将始终在盈亏线上挣扎的壳公司一把转变为每年保持至少2亿元净利润水平的优质矿业公司。2018年,公司实施了更大规模的资产重组,收购了黑河洛克、吉林板庙子和青海大柴旦三个金矿90%以上股权,正式完成了维持至今的业务布局,并于次年更名银泰黄金。
重组完成后,银泰黄金2018年的净利润较2017年翻了一番,超过6亿元,经过3年发展到2021年又翻了一番,超过12亿元。目前银泰黄金市值已超300亿元,矿产金产量在中国黄金上市企业中排名第五。
图1 银泰黄金盈利指标
数据来源:wind
银泰黄金的毛利率水平也在行业中居于高位。2021年和2022年1-9月,银泰黄金的毛利率均在25%以上,在A股黄金行业中仅低于赤峰黄金,而其他上市公司的毛利率均在16%以下。
表1 银泰黄金可比公司毛利率
数据来源:wind
关于本次出售银泰黄金控制权的动机,从内部经营看,公司目前资产负债率仅24%左右,远低于行业均值50%左右的水平,现金流情况也较好,未出现财务危机。
表2 银泰黄金可比公司资产负债率
数据来源:wind
从外部环境看,近期黄金价格持续走高,并且因美国面临经济衰退压力,美联储放缓加息步伐,未来黄金价格可能继续震荡上行。
图2 伦敦现货黄金价格(2022/1/1~2023/1/6)
数据来源:wind
图3 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现货Au9999价格(2022/1/1~2023/1/6)
数据来源:wind
在如此发展形势大好的背景下,沈国军先生为何决定急流勇退,是因为行业头部集中趋势不可抗,还是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发展空间受限,或是仅仅出于个人原因考虑,我们不得而知,市场上各类猜测很多,但仅从本次交易双方基本情况来看,这无疑将是一次成功的同业头部集中整合案例。
二、收购方:高市值老牌国有企业山东黄金
山东省是我国黄金产量第一的省份。山东黄金是山东省国资委控制的老牌黄金开采企业,于2000年成立,2003年在上交所上市,2018年在联交所上市。
经过20多年的资产并购整合,山东黄金所辖矿山已遍布山东、福建、内蒙、甘肃、新疆等地,以及南美阿根廷、非洲加纳等国家,形成了集黄金勘探、采矿、选冶、冶炼(精炼)和黄金产品深加工、销售以及矿山设备物资的生产、销售于一体完整产业链。
2020年以前山东黄金始终保持较高的营收和利润规模,2020年收入峰值超636亿元,净利润超22亿元。但是在2021年初,受到山东省另外两家金矿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影响,全省开展安全检查,导致公司产量效益大幅下滑,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339亿元,净利润为亏损1.9亿元。2022年随着正常生产经营逐渐恢复,1-9月已实现营业收入近400亿元,净利润近7亿元,体现了山东黄金极高的抗风险能力,偶发事件并不影响其长期稳健的持续经营能力。目前山东黄金市值超800亿元,依然为黄金行业龙头。
图4 山东黄金盈利指标
数据来源:wind
2022年6月,山东黄金披露定增预案,拟向市场募集99亿元,其中约74亿元用于莱州公司焦家矿区金矿资源开发工程,25亿元用于还贷。本次定增主要为落实山东省对黄金资源整合、整体开发的要求,实现优势资源头部集中,同时恰好也能为收购银泰黄金腾挪一部分自有资金。本次定增尚未取得证监会核准,预计领取批文还需数月时间,而本次收购也还在早期,谈判尚需数月。若在定增发行时经济回暖,大盘企稳,伴随着收购方案落地,确定形成利好,发行窗口选择得当,有效控制融资成本,也将成就一次完美的大规模定增发行。
三、本次收购将实现双赢,但能否顺利实施尚存在不确定性
讲究精耕细作的银泰黄金凭借三个金矿一个铅锌银矿,跻身行业前五,并实现了行业领先的高毛利率和低负债率经营,创造了一个优秀亮眼的民营行业翘楚。山东黄金背靠黄金资源大省,在国资引领下不断通过并购扩张,横向整合优质矿产资源,纵向整合黄金开采到加工全产业链,并开拓了海外资源和市场,未来还能继续实现长期稳健扩张和增长,保持市场龙头地位。山东黄金收购银泰黄金将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头部集中,进一步巩固双方的行业地位,因此本次收购将实现双赢的结果。但本次收购刚刚启动,双方签署的只是原则性框架性协议,较多关键事项还未定夺,因此能否顺利实施还存在不确定性。
1、价格方面。本次转让的标的股份合计5.8亿股,按停牌谈判时的价格每股13.09元计算,合计作价约76亿元。根据双方签署的《股份转让协议》,本次转让价款不高于130亿元,对应单价超过每股22元,远高于市价,应是考虑到后续谈判的数月间股价存在大幅上涨的可能,设定较高的上限可以留足谈判空间。但股票于12月12日复牌后恰逢疫情爆发,大盘持续走跌,受其影响股价下跌至目前的每股11~12元左右。若未来股价上涨不达出让方预期,或过快上涨超过受让方心理价位,都有可能导致交易失败。交易双方能否就转让价格达成一致尚存在不确定性。
2、资金方面。截至2022年9月30日,山东黄金货币资金账面余额54亿元,距离目前预估作价76亿元还存在一定差距,并且标的股份存在质押情况,因此须由山东黄金预付价款,用于出让方还款并解除质押后方可转让过户。山东黄金筹集足额资金的时间、成本也将直接影响本次收购的实施。
3、审批方面。本次股份转让尚需国资审批,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经营者集中申报审核,山东黄金股东大会批准,以及联交所审批通过等,能否顺利通过审批尚存在不确定性。
4、同业竞争。山东黄金和银泰黄金主业同属黄金开采行业,本次收购后构成明显同业竞争,根据规则应当制定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参考2019年江西铜业(600362.SH)收购恒邦股份(002237.SZ)案例,在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中就明确披露,恒邦股份作为黄金板块的发展平台,江西铜业及其控股股东旗下优质黄金板块资产将注入恒邦股份,规范同业竞争。本案例中,若将黄金采选业务全部注入银泰黄金,山东黄金保留下游黄金加工业务,需考虑收购完成后的留存利润规模,以及价值重估后的整体市值,确保维护全体股东利益才能顺利通过股东大会和联交所批准。具体双方将如何解决同业竞争是本案例的难点之一,我们拭目以待。
四、结论
本次山东黄金收购银泰黄金,对于日后国资收购民营企业,上市公司收购上市公司,同业间收购如何解决同业竞争等方面,都会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让我们拭目以待,期待能给予市场一个全新的经典参考案例。
-
收购完成并非终点-马斯克入主推特仍面临重大挑战
在经历了多轮口水战及法律诉讼之后,美国当地时间2022年10月27日,马斯克最终按照440亿美元的价格完成了对推特的大手笔收购。根据前文《虚假账户只是烟雾弹?|深度揭秘马斯克终止收购推特的真实原因》的分析,马斯克要证明推特的虚假账号构成“重大不利影响”从而退出交易具有较高的难度。因此,这桩“世纪并购”的结局也在我们的意料之中。不过对于马斯克和推特来说,交易的完成并不是终点,他们的挑战才刚开始。
一、马斯克收购推特时间线
我们首先对马斯克收购推特的所有重要事件进行梳理
回顾整个交易过程,我们发现马斯克前后经历了两次态度重大转变。第一次是在2022年4月份高调收购推特后,从5月份开始质疑推特的虚假账户数量,进而两次发出终止收购函。我们在《虚假账户只是烟雾弹?|深度揭秘马斯克终止收购推特的真实原因》的文章中分析了“变脸”最可能的原因为特斯拉股价存在继续下跌的风险,三个预期因素Q2财报数据下滑、美联储持续加息、比特币持续下跌后来也全都应验。第二次变脸是在长达数月的法律诉讼和口水战后,马斯克在准备出庭的几天前突然决定继续收购推特。这显然不是马斯克突然良心发现想要再续前缘,而是马斯克的律师团队评估现有的证据难以从这桩交易中脱身,与其被法庭判决后强制执行丢人现眼,还不如主动含泪履约。
二、马斯克收购推特后面临的挑战和危机
既然不得不高价买下,那就尽快让推特创造估值匹配的利润。马斯克入主推特后立刻展现了他的铁腕:第一时间就解雇了CEO、CFO、CMO、CLO,同时在短短的一周内裁掉50%的全职员工约3800人,以及80%的合同工约4400人。而初步“瘦身”后,马斯克又动了让剩余员工996的心思。11月16日,马斯克给全体员工发了一封邮件,总结有几个关键词:极度硬核(extremely hardcore)、长时间高强度工作(working long hours at high intensity)、只要最优秀的表现(only exceptional performance)、不接受就滚蛋(there months of severance)。
在国内的互联网公司,以上几个关键词对从业人员来说或许已经司空见惯,但是硅谷的互联网公司并没有过如此内卷,否则也不会发生硅谷工程师仅用自己五分之一的薪水就把自己所有工作外包给中国工程师的案例。可大家别忘了,马斯克可是降本大师,特斯拉在定价处于行业中游的情况下竟然把毛利做到了30%,远超其他车企。因此,马斯克的大幅裁员计划和对员工“996式洗脑”的核心是快速降低推特的成本,从而提升利润。除了节流,马斯克也采取了一系列的开源措施,包括计划陆续推出蓝V认证订阅服务、打赏服务以及支付服务等。
虽然马斯克希望通过开源节流的方式提升推特的利润,但我们认为马斯克仍面临以下四大风险:
1.绝对言论自由影响广告收入:推特的70%收入来自于广告,而全球的知名企业在选择广告投放平台时,也会很在意言该平台的价值观及政治理念正确。马斯克收购推特后打算将其打造成一个言论自由的平台,但西方特定的价值观及政治正确是不允许真正言论自由的平台存在。例如在俄乌战争中,西方主流的价值观是支持乌克兰反对俄罗斯,如果推特出现大量挺俄的言论而推特却不删除,那很有可能导致大量推特“金主”放弃在推特上投放广告。
2.大股东与平台利益冲突:马斯克目前是特斯拉的第一大股东兼CEO,同时也是推特的唯一股东及CEO,未来推特是否会禁止他人在平台发布对特斯拉不利的信息?同时,其他车企也将重新评估在推特上投放广告的风险。
3.大量裁员导致企业陷入动荡:收购企业后直接裁员超过50%在全球的并购史上非常罕见,推特不仅内部的日常运营面临严重挑战,还将面临大量的劳动诉讼。推特的动荡也会让许多客户和商业伙伴暂缓同推特的合作。
4.企业文化冲突:推特是硅谷最知名的互联网企业之一,企业文化较为温和及人性化,不仅每月有一天“休息日”,还允许员工远程办公。而马斯克控制的特斯拉及其他企业均属于制造业,对员工现场工作甚至加班有较高的要求。而在《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的冒险人生》这本书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马斯克本人在特斯拉和其他公司的强硬管理风格。因此,马斯克入主推特后直接复制特斯拉的管理模式,不仅取消了“休息日”,还取消了远程办公,要求全体员工每周至少要在公司办公40小时。但互联网和高科技制造业的商业模式有很大的不同,是否适用相同的管理方式仍有待观察。而且从根本上彻底改变一家有着深厚企业文化积淀的公司绝非易事,如果执行中过于简单粗暴,很有可能导致核心骨干愤然离职。
三、结语
马斯克收购推特注定是2022年全球最重要的事件之一。通过对整个交易的过程跟踪及分析,我们发现强如钢铁侠的马斯克也在并购中遭遇了多重危机与挑战。在未做好充分评估的情况下盲目启动并购、低估并购的交易风险以及并购后整合风险都可能让收购方陷入进图两难的境地。并购的成功率和失败率也基本遵循“二八法则”,如何让自己的并购更有可能成为那成功的百分之二十,值得每一位计划做并购交易的企业家认真思考。
-
美妆巨头的业务线剥离与再造:KKR收购科蒂美发
一、交易概述
2020年5月11日,Coty宣布与KKR达成战略合作。KKR以7.5亿美金可转化优先股的形式投资到Coty剥离出的专业美容及连锁业务线。该业务线将单独成立新的公司,所代表的企业价值(EV)43亿美金,所对应的2019年 EBITDA为12.3倍。新公司KKR将占比60%,而Coty将保留剩余40%的股权,完成交割后KKR将会进一步增资2.5亿美金,帮助公司提升运营降低杠杆率,而巴西的mass beauty业务线将仍保持由Coty母公司全资控股。
二、谁是Coty集团
Coty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香水公司,同时也是世界第三大美妆公司。
在此之前Coty集团共拥有三大业务线:Bourjois、Clairol、Covergirl、Max Factor和Wella的Coty消费美妆业务(Consumer Beauty);包括了Hugo Boss、CK、Alexander McQueen、Davidoff等奢侈品牌的Coty奢侈品业务(Coty Luxury);以及包括指甲油品牌OPI、Clairol Professional、Wella Professionals和Nioxin在内的Coty专业美妆业务(Coty Professional Beauty)。
其中消费美妆业务主要由2015年自宝洁剥离资产后完成收购。收购宝洁旗下产品后,Coty在2016年将公司业务重新整合,大多来自宝洁的品牌被纳入Coty旗下消费美妆业务(Consumer beauty)板块。不过,该业务板块并没有因为这项并购而获得稳定的增长。在过去四个月,由于欧美地区在彩妆和护肤品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Coty在欧美地区供应链的断裂,Coty的消费美妆业务销量不断下滑。
通过资产减值,Coty希望到2023年消费美妆业务销量占比将缩小至1%~2%。 在周一面对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中,Coty首席执行官Pierre Laubies表示,“如果我们能够在适当缩小这个业务板块的同时稳住我们的市场份额,Coty将恢复增长。”
而与此同时Coty专业美妆业务的部分则希望通过出售给专业的并购基金完成投资从而实现资产的turnaround,同时因为Coty对这一个板块的业务也更有信心,因此也保留了约40%的股权。
在外界看来Coty专业美妆业务是一个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资产,具有如下优势:
1) 典型的稀缺性资产,同时处于困境,但是整个行业还是处于顺风中,因此具有较大的通过运营管理提升进行改造的空间;
2) 具有一系列标志性优质品牌,包括专业美发、零售美发、美发设备、专业美甲等。不同的品牌覆盖了所有的价格带,同时也覆盖了所有的渠道,包括专业美容、综合零售门店和药妆门店。这背后实际上也反应了专业美发品牌进行逐步破圈的趋势,逐步从专业美发渠道向传统渠道和电商渠道迁移;
3) 销售区域覆盖全球100个国家,44%来自于欧洲,24%来自于北美,3%来自于拉丁美洲;
4) 拥有世界顶级的端到端的研发能力,全球共有7个研发中心,400位工程师和科学家,拥有1000个专利,pipeline储备充沛。
接下来将具体来讲Coty的专业美妆板块,Coty的美发业务是全球第二大美发品牌集团,全年可以实现总收入27亿美金,而PF EBITDA利润为4.6亿美金(EBITDA利润率为17%)。
1. 专业美发(贡献集团51%总收入,61%利润)
l Coty的专业美妆是全球第二大的专业美妆业务板块,每年实现出厂销售140亿美金,同时18年至23年预计实现3%的年化复合增长;
l 旗下拥有一系列旗帜性品牌,包括全球第一染发品牌Wella,高端打理品牌sebastian,Salon第一护理品牌Nioxin,个性化护理品牌System Professional,美发教育第一品牌Sassoon;
l 人和资源网络是专业美发品牌第一重要的事情,经验丰富的专业销售和美发教育机构网络是Wella积累的重要资源禀赋。Coty全球拥有约2200位专业的销售和师资,覆盖全球主要的高端美发渠道;
l Wella是一家典型研发和创新驱动的公司,全球共有5个研发中心,300个科学家和研发工程师,8000个独特配方。
2. OPI(贡献集团19%总收入,12%利润)
l OPI是全球排名第一的专业美甲品牌,同时也是少有的在专业业务线和大众消费业务线都有布局的美甲品牌;
l OPI拥有极具有辨识度的色度,同时在社交媒体一直也保持热度第一;
l 该品牌的渠道尚未有被完全打开,如美甲沙龙、电商、精品零售渠道;
l 在地域上OPI在北美市场具有绝对的领导地位,同时也在欧洲、亚洲、拉丁美洲等区域快速增长。
3. ghd(贡献集团11%总收入,11%利润)
l 英国品牌ghd(good hair day)是全球高端专业造型工具的领军品牌,位列英国美发造型品牌推荐指数排名第一名,已经成为专业美发师最认可的品牌,且同时该品牌还在增长;
l 公司的研发实力业内领先,英国剑桥和香港2地研发中心,底层技术过硬(如无热损伤、负离子、无电线);
l ghd同时也是一个全渠道品牌:专业沙龙树立品牌形象,而线上渠道提升消费者渠道,在高端渠道进行陈列建立消费者品牌高端化认知。
4. 消费美发(贡献集团9%总收入,9%利润)
l 消费美发业务主要包括2大母品牌,Wella(2019年销售3亿美金)- 巴西/墨西哥/日本/英国/德国等区域第一染发品牌;Clairol(2019年销售2.2亿美金)- 北美/英国/澳洲/南非等区域领先的染发品牌;
l 整个业务板块加起来为世界范围内第三大美发公司,其中部分子品牌在个别国家都是美发师最为认可的品牌,如Koleston在巴西、墨西哥和沙特,nice‘n easy在美国和英国;
l 消费美发业务被整合进入Coty的消费美妆业务线后,资源开始被消费美妆业务线的其他类目所共享,由此整个品牌开始失去专注;
l 消费美发业务本质上也是受到收购宝洁品牌之后的拖累,整体市场预算不足同时媒体曝光也不够,但是随着nice‘n easy 染发膏产品的面世同时市场预算的恢复,消费美发业务将会重新回到增长的轨道。
5. 巴西消费美妆业务(贡献集团11%总收入,8%利润)
l 巴西消费美妆业务(CB Brazil)在Coty内部是一个独立运营的公司,同时也是巴西市场第三大的美妆公司;
l CB Brazil在巴西采取了多渠道策略,同时在多个类目都处于市场领先地位(指甲护理第一,卸甲油第三,护肤液第二,修面第一,男士染发第一);
l CB Brazil在巴西的渠道覆盖极广,甚至可以下沉到食杂店这种渠道;
l CB Brazil在组织上独立于Coty,同时在巴西市场拥有垂直一体化的加工工厂和研发中心,因此可以说CB Brazil是最有价值的资产。
总体而言,在Coty内部,专业美发/OPI/ghd归属于专业美发条线(Coty Professional Beauty),而CB Brazil基本上属于一个独立公司,而消费美发则属于消费美妆业务线(Consumer Beauty),而新的独立公司相当于把和美发相关的品牌又从原来的业务线里拆分出来重新打包。
数据来源:Coty公司
三、为什么KKR认为收购Coty是一个好Deal
KKR认为Wella是一个极富有吸引力的品牌资产。专业美发是一个140亿美金的市场且同时保持2-3%的稳定增长,市场地位仅次于L‘Oreal。另外Wella也是高认知度的B2B品牌,差具有异化的IP(如ME+),在专业染发技术领域know-how极强,cash conversion非常好。
在全球美发市场,Coty占据了10%的市场份额,而L‘Oreal市场份额为18%。而在全球染发市场,Coty占据了15%的市场份额,而L‘Oreal市场份额为20%。
由于Coty集团内部一直缺乏专注,同时由于一系列的执行问题(供应链,销售团队重建,品牌端投入下降)该业务板块的价值是被低估的,KKR认为至少有多个途径可以在完成收购后对公司进行运营提升使得公司重回增长的轨道。
具体包括:
l 增加投资,增加销售力量和深度分销,包括进一步做客群细分,加大在美发培训和教育端的培训投入,优化定价及交易条款从而最大化提升客户端的盈利;
l 重新重视研发,充分利用现有强大RD资源,同时Coty团队历史上就有非常好的研发投入产出的成绩;
l 社交电商尚有空间没被全部开发,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B2B电商的机会,由此降低对于下沉和分散渠道的补货和物流成本;
l 进一步提升产品组合的深度和广度,如针对于特殊发质的护发产品,推进生物基的产品线,地域上加大对新兴市场的投入力度以对冲成熟市场的下滑;
l 剥离后可以大幅压低采购、物流和其他固定成本;
l 业务本身现金流极强,也不需要过多的资本性投入(>85%自由现金流转化率);
l 除此之外,KKR认为还有多种可以实现资本增值的选项(1)进行更多外延品牌并购去完善品牌组合(2)通过出售巴西业务、OPI和ghd业务获利(3)与德国汉高的美发业务存在最终整合的可能性(通过战略出售或者收购汉高的相关业务)。
四、如何进行拆分,并组成独立公司
在一个大企业内部将一个独立的业务板块进行拆分需要一系列考量。具体而言,针对于这个交易,将Coty美发业务从集团内部剥离需要至少考虑如下这些要素:
1) 现有的交易合同如何进行切分,不仅包括合同金额还包括折扣;
2) 如何从现有的销售体系中拆分出新的销售团队;
3) 重新进行关键供应链的条款谈判;
4) 将生产供应链进行转移及重新分配资源;
5) 对现有的物流体系进行重新规划;
6) RD研发资源如何进行重新资源分配;
7) 后台职能部门资源(财务、人力资源);
8) IT系统进行重新规划设计。
由于刚才讲过Coty美发业务有5个业务板块,消费美发/专业美发/OPI/ghd/巴西消费美妆业务,而每一块业务在进行分拆的过程中都会有各自的问题:
1)消费美发业务最大的问题是在于现有的交易合同如何进行切分,因为在此之前消费美妆业务线属于Coty母公司的Consumer Beauty业务线,存在很多总对总的合同,同时销售团队需要重新搭建;
2)专业美发业务则和消费美发不太一样,专业美发因为属于独立业务条线,并不需要考虑分拆合同的问题,专业美发业务更多关心的是研发端的资源如何进行切分,而北美的研发中心采取了设施不转移但研发人员转移的方案;
3)OPI由于品牌势能较强,同时也是较为专业的产品,分拆后不会用到原Coty的销售团队,生产端也只会使用Coty的工厂,而不会将工厂资源并入到本次交易中;
4)ghd和巴西业务则更加独立,基本上只需要重新设计IT系统,并且共享中后台资源就行。
五、如何进行投后的运营提升
企业投后运营提升,需要重新拿出亮眼的业绩的表现,这里需要企业topline收入重新恢复增长,另外一方面也需要企业去降低成本。
1. 如何推动收入增长
1.1 专业美发业务线
1) 提升销售团队投入和流通渠道投入
l 在完成P&G收购之后,公司面对与Coty业务线进行整合的问题,大量销售人员因成本控制因素原因被砍掉。由于2018年50%的人员被优化,因此整体的销售团队都需要被重建;
l 通过重新进行用户分层,进一步提升渗透率(如美发沙龙和独立理发师、设计师),通过优化直销或经销商渠道,同时提升新的销售渠道(如电商);
l 通过提升教育和培训内容,加强终端的粘性和美发沙龙的支出(加大内训师的团队规模,拓展教学中心数量)。
2) 产品线重新梳理和创新
l 引入新的创新型产品管线,如新的色系、应用和配方;
l 提升与创新产品相匹配的市场预算(历史上市场预算不足);
l 围绕着Wella核心品牌,扩展外围产品线。
3) 加大线上投入
l 加大线上内容和工具的投入,支持终端营销和教育活动;
l 进一步培养自有和第三方的B2B电商平台,完善终端的补货和直销系统。
1.2 零售美发业务线
1) 优化渠道业务线和市场投入
l 很多品牌存在老化的的问题,具有品牌年轻化的空间;
l 现有的品牌组合在线上渠道的投入力度不够,可以通过深化与Amazon的合作,加大线上销售;
l 优化定价和销售折扣策略,从而对现有的货架空间形成有效防御,同时支持创新产品的动销。
2) 产品线重新梳理和创新
l 如重新推出Nice N Easy的液体配方,而之前的胶体配方消费者并不买单;
l 推出Root Touch Up和Age Defy的新色彩产品线,同时资源更加倾斜强势品牌。
1.3 其他产品线
1) OPI
l 通过产品创新,进一步驱动增长,保持市场的领导地位;
l 加速品牌进入B2C和电商渠道;
l 加速品牌在北美区域外的渠道拓展,北美目前占全球销售的66%。
2) ghd
l 地域上加速进入全球市场,同时继续加大DTC销售的力量;
l 加速产品线创新,同时进入护理和造型产品线。
3) 巴西业务线
l 通过适当的提价和市场费用优化保持现有的增速;
l 考虑收购本土品牌,从而优化固定成本(如生产端成本和后台成本);
l 考虑设立JV公司,或者剥离部分资本回收现金流。
2. 如何进一步压缩成本
管理层预估在公司剥离实现独立运营后至少在三个层面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
l 直接采购:降低采购的包装成本;
l 生产成本:将部分产品产能要求进行内部消化;
l 物流分拨:重新优化和分配中心仓资源,货运成本通过重新询价和使用新的3PL降低成本。
这三个部分总共会带来至少预估4000万美金的成本降低。
KKR通过第三方咨询公司诊断认为公司在4000万美金的基数至少还有8000万美金的成本压缩空间:
l 间接采购:通过其他机构的渠道降低采购成本(顾问、MRO);
l 管理成本:按照企业人头数重新规划中后台人员数量;
l 生产成本:关闭2个自有生产基地,转为外包和3PLs;
l 物流分拨:将位于俄罗斯和意大利的中心仓合并到德国的中心仓;
l 精简SKU:砍掉现有不赚钱的长尾SKU产品。
数据来源:Coty公司
六、总结
KKR收购Coty是一个典型的大型企业剥离业务线的交易。在境外市场,很多大型企业内生增长不足,需要依靠不断的外延收购去实现增长,但是很多时候收购品牌并不意味着可以良好的消化品牌,反而会拖累母公司,而原有的收购业务也没能完全释放他的价值。这时候专业的并购机构可以帮助大型企业摆脱这样的历史包袱,让业务线实现独立发展,同时母公司也可以持有一定的少数股权,继续享有随着企业恢复到正常良性发展轨道后的资本红利。从而实现企业方,母公司和并购基金三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