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为中国老板们的扩张欲望“踩刹车”?

2021-12-29 15:15:52 29

2021年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将会以一个重要现象而被记住,那就是以海航、恒大、苏宁、紫光为代表的一批曾经风光无限、资产千亿甚至万亿的企业巨头纷纷出事“坠落”。中国老板们出事的路径基本都离不开“盲目多元、短钱长投”这个字。

为什么中国老板们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扩张欲望,拼命要做大规模?

我主业是做股权投资与并购咨询,副业给上海交大、复旦、财大、中科大等高校总裁班或EMBA等讲授企业投资并购方面的课程,每年平均有数千名企业家听我课。因此我认识非常多的数千万身价到数百亿身价的老板。

在与各层级老板交流的过程中,我大致总结了中国老板们扩张欲望的一些“诱因”:

1500强“魔障”

几年前曾为中国GDP排名前5名的某著名县级市一批大企业的老板们讲课,晚上一起聚会。因为地方小,老板们彼此都很熟悉。聊着聊着就谈起国家刚刚发布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这些企业中有五六家都进入了中国企业500强,于是大家都互相报了一下自己的最新排名。排名靠前及上涨的老板满脸红光志高气扬,排名靠后或大幅下滑的老板则神色黯淡略带忧伤。还有一些未进入榜单的老板们则默默喝酒,看着榜单里的老板们的眼神中满是“羡慕嫉妒恨”,发誓要尽快做大规模也能跻身“500强”……

进入500强有许多隐形福利,比如一个中国500强企业老板到一个地方,地级市的书记市长都会热情接待,而一个世界500强的企业老板到一个地方,该省的书记或省长通常都会出面接待。各地政府招商引资也往往以引进多少“500强”企业作为考核指标并给与“500强”企业许多特别优惠的土地税收政策优惠。

2020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排行榜上,苏宁排名第二,恒大排名第六。

 

资本市场并购投资


2、“规模越大越安全”

在中国做企业很没有安全感,特别是传统制造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就是规模效应,通过做大规模降低单位成本提高竞争力。于是在这种想法主导下,中国许多老板不由自主就陷入永无止境的产能扩张“军备竞赛”中。问题是所有的老板都这么想都来扩产能,那么这个行业一定迅速从产能不足进入产能过剩,大家来打价格战,结果就是增产不增效益,背上一堆负债和固定资产及人工包袱,企业垮掉也就不奇怪了。

这两年光伏和锂电池板块热的发烫,中国前十大光伏及锂电集团目前都竭尽所能的私募、增发、贷款等筹集资金以扩大产能,地方政府也对这些企业青睐有加给与从资金到政策的有力配套。今年以来,包括比亚迪、宁德时代、中航锂电、亿纬锂能、蜂巢能源在内的动力电池头部企业宣布未来5年新增产能累计超2TWh,约为今年装车量的20倍。几年之后我们就会看到这轮产能大跃进的扩张潮的结果了。

3、潜意识里想当“企业皇帝”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体制加上这些年铺天盖地的宫廷戏上演,许多中国老板骨子里还是很羡慕古代皇帝的。我见过不少企业家,一心做大企业的潜意识就是打造一个庞大的“企业帝国”,这样他就能满足当一个“企业皇帝”的愿望,生活奢靡、前呼后拥、三宫六院、一言九鼎……

4、“过把瘾就死”

有这种想法的往往是贫寒起家的老板群体,他们从一无所有奋斗到百亿身价,靠冒险博取了巨额财富,习惯了追逐各种可能的暴富机会。这些老板最喜欢跨界追逐热点去扩张并购,希望能踩对时代的步伐,跟上历史的潮流,压根不会考虑自己是否对新进入行业有充分的产业研究和必备人才。他们最喜欢说的口头禅是“爱拼才会赢”、“人生就是体验”、“大不了失败了重新回到乡下种田”……

5、“浑水摸鱼”

这些年,我见过少数老板拼命做大规模后企业垮掉破产,但这些老板个人依旧积累了巨额的财富过着腐烂奢侈的生活。他们的玩法就是找一些市场容量大的行业,尽可能以牺牲效益为代价把营业额做大,尽早进入省级500强然后再进入中国500强乃至世界500强(现在各种企业500强评选基本都是以销售额为第一评选标准),这样就可以获得地方政府支持低成本拿地,再向银行大量借款,在销售一路扩张的同时把资产和负债规模也同步做大。当企业资产做到一定规模时这些老板就会通过各种方式“掏空”资产来“洗钱”,把公司的财富输送给自己能控制的各种利益关联方。一个几千亿规模的集团最终资不抵债垮掉后,老板已经至少洗出了几百亿的财富放在他能控制的“白手套”名下。

6、“通胀恐惧”

中国最近20年以房地产为代表的核心资产价格一路上涨,导致许多老板有强烈的货币贬值恐惧症,见不得公司账上趴着大量现金。一旦企业账上多出大量现金,老板们就会彻夜难眠,想方设法寻找新的投资机会把钱投出去变成资产。 

中国老板们几十年来在扩张做大的单行道上一路狂奔,“不撞南墙不回头”。我们不禁要问,谁能给中国企业家们的扩张欲望“踩刹车”?

我们不妨分析一下:

1、家人。许多老板告诉我,我奋斗做大的目的就是为了我的父母老婆孩子孙子甚至各种亲戚,要让家人们都能住上大房子过上好日子。老板一人辛苦拼搏换来整个家族幸福享受,因此指望家人们来给老板们踩刹车很难。

2、信仰。很多人告诉我,老板们可以通过信仰佛教或其他宗教来减少扩张欲望。现实中,我确实见到许多老板虔诚的给佛寺捐款几百万甚至几千万,但他们的扩张野心丝毫未减分文。再深究考察,发现这些老板给寺庙捐款的根本原因是在商场上干了太多见不得人的事赚了不义之财内心不安才会通过这种方式来“赎罪”或换取内心“平衡”。

3、老师。现在的老板们都热衷于去读各类总裁班、DBAEMBA等,在课堂上结识了许多著名的大咖教授导师,可这些老师有几个会建议老板们不要扩张不要做大?大部分老师传授的恰恰是企业“做大秘诀”。在这里我也要反思检讨,虽然我讲课时经常会强调企业不能盲目多元扩张并购,但还是会讲授一些企业通过并购产业整合做到行业第一的例子,也在无意中助长了老板学员们的奋斗扩张欲望。

4、同学。很多中国老板对马云马化腾身价千亿不会嫉妒,但是当他听说他的一个高中或大学同班同学企业上市身价几十亿后他会心痛如绞彻夜难眠,于是就不由自主走上攀比做大之路。

5、高管。大部分中国企业做大后,老板就慢慢变成了“企业皇帝”,高高在上,听不得任何反对质疑之声。这种企业文化下,公司高管一般也都不敢和老板唱反调,顺着老板的意思办事,结果好坏也都是老板来承担。

6、顾问。巴菲特针对美国上市公司CEO们热衷于并购的现象很不满,说了一句话非常有深意:“永远不要到理发店问理发师是否需要剪头发”。中国老板们在并购扩张做大时往往都会询问一些他认识的投行专家、会计师或律师,这些中介机构基本都会积极推动老板们去实施投资并购这样他们就会从中赚取交易服务费用,他们不仅不会帮老板们在扩张时“踩刹车”,反而“加油门”!

20206月我出版了《并购陷阱》,2020年底,我联合30家上市公司发起成立中国第一家聚焦资本市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研究的智库组织——广慧并购研究院,就是想系统性总结中国企业并购中所犯的各种错误和遭遇的诸多陷阱,帮助中国企业家们在并购扩张时多些理性和冷静。

2021年我们也尝试和若干大企业签署了咨询合同,帮助他们梳理并购战略,在对外并购时帮助他们监督中介机构的尽调流程,针对每个重要并购项目提供专业的并购风险分析报告,发挥了一定的“踩刹车”作用。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感受到来自这些企业内部中高管及中介服务机构的“阻力”,这时就是考验老板的时刻:到底听谁的? 

2021年即将过去,2022年即将到来,在此我衷心的给中国热衷扩张做大的企业家们一些建议:

1、清醒认识自己的综合能力,客观评估自己可以掌控的资产和人员规模。

2、向内寻找生命的真正意义,不要把赚更多的钱作为此生唯一的目标。

3、未来企业竞争一定不是拼规模,而是拼核心竞争力的“护城河”。

4、多读书、多运动、少应酬、少攀比。                                                                                                            

 2021年12月25日写于上海


网站首页
联系我们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9915号